正规配资排名 朱毛为何选井冈山会师?井冈山有何独特之处?彻底奠定革命基础_毛泽东_朱德_湘南特委

发布日期:2025-05-03 15:03    点击次数:175

正规配资排名 朱毛为何选井冈山会师?井冈山有何独特之处?彻底奠定革命基础_毛泽东_朱德_湘南特委

井冈山根据地作为我们熟知的革命红区,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转向农村运动的一次伟大实践,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是这样表述的:"毛泽东统治领导军民在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朱德和毛泽东二人,在经历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失败后正规配资排名,分别走向了井冈山,于1928年4月28日正式会师。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会师之前并未见过面,仅仅依靠中共方面的消息渠道联系。那么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呢?除了当时严峻的地方军阀清剿共产党人以外,不得不说是信仰和共产主义这一远大理想将远在天边的两个人凝聚到了一起。且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之后,工农红军的力量获得了扎实的发展,工农红军的主力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进一步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光辉道路。

而朱毛在井冈山会师之前,也经历了许多的波折。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走上井冈山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几乎是必然的。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在会师之前,中国共产党人都经历了那些波折,又是如何一步步在军阀的围追堵截中、在共产国际的错误指令下,走出了一条九死一生的正确道路。

展开剩余88%

1927年,由于国民党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再加上此时的共产国际指挥有误,年幼且缺乏斗争经验的中国共产党遭到国民党的"清算",在与国民党反动集团的斗争中遭遇重创。陈延年、陈乔年就是在此次"白色恐怖"中被杀害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军队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八七会议上,毛主席明确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强调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只能以革命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此后,朱德、陈毅率领一部分队伍转入粤赣湘边界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然而这支正规军并未能够取得胜利,而是从两万人边打边有人逃跑到只剩下两千人。其中有朱德殿后剩下的八百人和留在广东打游击的一千多人。

1927年9月9日,毛主席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鲜明旗帜。实际上在此之前,共产国际所期待的,一直是建立工人军队,依靠城市工人发起暴动达到建立共产主义政权。当时的共产国际认为,农民具有强烈的小农阶级属性,依靠蒙昧的农民建立军队难以进行"真正的"共产主义运动,是不被考虑的。而毛泽东打出的"工农革命军"旗帜,走的是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的路子,虽然也打土豪分田地,但都是打大地主和拒不合作的资产阶级,打倒地主以后还是会给地主分地以保证其自身的生活。这些我们看起来觉得十分正常的政策,与当时中共中央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等领导人的思路不太一致。而这些不一致甚至导致毛泽东被批评、下放,远离了当时的中共领导权,失去了参与决策的权力。

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军在江西省永新县的三湾村进行了改编。当时的秋收起义农民军遭到严重打击,五千人的军队溃败后只剩下了一千多人。虽然秋收起义失败了,但是三湾改编却建立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制度,即党支部建立在连上,即党指挥枪,保证军队内部的纯洁性和斗争性。又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制度,在政治上保持官兵平等。三湾改编实际上为治军制度建立了良好的基础,是切实避免出现边打士兵边逃跑的有效方案。国民党此时仍在对中国共产党穷追猛打,毛泽东果断放弃原先攻打长沙的计划。偌大的湖南,竟然容不下一个共产党人。此处不可久留,上山!

1927年10月底,南昌起义部队在潮汕地区失败后,所剩人员仅两千多人。一路上后又追兵外无接济,风餐露宿,部队内思想混乱。朱德以无产阶级的英雄气概,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要革命地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他还指出"这些军阀是协调不起来的。等他们自己打起来,就顾不上追我们了。我们就可以发展了。"11月,朱德、陈毅听到了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军开始上井冈山的消息,二人非常高兴,几经辗转联系上了毛泽东。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等人率领南昌起义军余下的士兵,同湘南特委一同发动了湘南起义。在这次起义中,他们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给湘南人民带来了强烈的影响。然而这时候"左倾"路线又一次占了上风,湘南特委坚持推行"使小资产变无资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这些对于当时严峻的革命形势来说,只能是事倍功半。3月,湘粤军阀集结了7个师打算围剿湘南。两头夹击,进退两难。朱德识时务,知道不能硬打,还是要保存实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火种就有希望,还得退出湘南,避开国民党锋芒。是时候了,上山!

虽然南昌起义,秋收起义都失败了,但是这几次起义也不是没有成果。起义,它的意义既在于反抗当时的国民党反动集团的压迫,也在于给人们燃起心中的火种。不止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农民起义,而是给当时正处于三座大山压迫之下的工人、农民照亮了未曾设想的道路:一个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所、人人平等、不再被"官老爷"、地主扒掉几层皮的新社会,一个可以触碰到的未来。虽然西方国家都说共产主义社会是乌托邦,但是在那样的社会里,什么道路都走过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共和制,没有一条改变了占据绝对人数的广大中国农民的生活,不过是今日他剥削,明日换了个人继续剥削罢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都是讨一口饭吃,为什么不用脚选择那个能让自己吃饱穿暖的呢?

且在数次起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也逐渐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自己的思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抱着书中的理论不放,仅仅用纸上谈兵而不考虑现实情况,过于理想化的方式已经出现了挫败,那么换一种方式或许真的能行得通。真正的革命,不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孤勇,是要对成千上万的普通老百姓负责的。在每个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乃至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年代,革命所要面临的情况都不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保全实力,还能有一战之力,军队的人打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我们再来看看井冈山是个什么地方?井冈山位于广东、湖南、江西的边界,刚好是个"三不管"地带。井冈山的海拔1700多米,这样的深山老林里是打游击的天选地带。不过这里最大的优势,是拥有稀土和钨矿,纯度还很高。红军来到这里,保证了自身安全。缺点也有,这里实在太偏僻了,收不到上海的共产国际带来的金钱援助。钱没了就发不起粮饷,一时半会儿红军也没法出去,那么如何解决没钱的问题呢?毛泽东通过自己在湖南农民运动的实践经验,又去打地主了。这次打地主采用了分级的方式,压迫农民最狠的、闹出人命的直接枪毙,财产没收。

相对温和一些的地主则能保住性命,最轻的仅仅罚款。没收的土地由农会分给百姓,红军士兵还定期给周边农村的百姓干农活。推出《井冈山土地法》后,红军士兵能优先分田,一下子就提高了周边百姓参军的积极性。且参军以后,农民士兵还能接受教育,识字读书到能看懂文件为止。

1928年2月,毛泽东领导的先一步上井冈山的工农革命军由将近一千发展到了两千人左右,还摧毁了茶陵等三个县的旧政权,建立起新的工农政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从而打开了实现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即便是工农武装割据已经小有起色,湘南特委仍然职责行动太右,烧杀太少,鼓吹极左路线。但还是没有将其贯彻下去。很明显,毛泽东的实践是非常有效果的,工农红军不仅保存了实力,还通过执行所谓"偏右政策",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支持,也没有强行引起更多的对立,即"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对于人数、装备本来就不占优势的工农红军来说,能得到稳定的发展就已经很难得了,如果再强行执行极左政策,很难说会不会被小资产阶级、富农阶级、地主阶级强势反扑。然而当时的中共中央认为毛泽东避开长沙不打直接上山,有悖于共产国际的指挥,党中央以及共产国际决定将毛泽东开除出政治局,取消其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雪上加霜的是,几个地下党员传递情报失误,竟然将消息传成将毛泽东开除党籍。但井冈山的军队确实是毛泽东一手带起来的,换人也不合适,于是湖南特委让毛泽东先当师长。

1928年4月28日,朱德、毛泽东率领的两支部队在宁冈砻市胜利会和。这一天,毛主席带领身边的干部走向龙江书院。朱德和毛主席的两双手,在这一天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此时,朱德也带来了一个不算好消息的好消息:之前说要开除毛泽东党籍的消息是误传,毛泽东只是被取消了政治局候补委员的职务。朱德是看过原始文件的。朱毛会师是二人合作的起点,他们的合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成功的坚强柱石。这一点,是连美国人斯诺都能看出来的。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将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担任军长,毛泽东担任党代表,陈毅担任政治部主任。至此,两支红军主力约5000人,还有8000多农民军,共10000多人,正式合为一体。6月,根据中共中央的规定,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改名为中国红军第四军,建成"红四军"。

朱毛会师使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1928年5月至6月,朱毛二人领导红四军以不足四个团的兵力,在同国民党军队多于自己一倍甚至两三倍的战斗中,三次打退了国民党赣军。6月下旬,在龙源口战斗中,红四军歼灭赣军一个团,最重要的是打团还能爆装备,居然打出来近千支枪。要知道当时的红军很穷,有许多农民参军拿的还是大刀这类的冷兵器。确实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是自会师以来,红四军获得的最大胜利。龙源口大捷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面积扩大到7200多平方公里,居民50多万人,"是为边界全盛时期"。

而这,可以视为从"城市中心论"向"农村中心论"的一个重要现实基础。192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文中深刻地指出,在中国的革命形势不同于其他国家,具有特殊性。各地军阀混战,互相不对付,那么在这些军阀所管的交界,则可以建立起小块的红色政权。红军需要转变思路,不是与国民党军队在其优势地带硬碰硬,而是要先发展自己的实力。1928年11月,毛主席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报告了湘赣边的割据和八月失败历程、割据地区现状。原文很长,也很详细,足以看得出毛主席在建设革命根据地中的用心。1928年12月,彭德怀率领红五军到达井冈山同红四军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时间繁荣红火。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朱毛会师引发众人瞩目,到后来的红红火火,可以说是一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从发展历程来看,是艰辛的。从结果来看,是颇有成效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这里迸发,农村包围城市从这里探索。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要走自己的路,发展属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根本上来说,就是要真正贯彻马克思主义思想,坚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正规配资排名,坚持具体矛盾具体分析的辩证法。事实和实践证明,我们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铭记这段历史,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十分必要。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