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历来是电影市场的一个热点证券配资,涌现出了不少黑马之作,不同题材齐聚一堂。例如,曾在票房上大放异彩的《我不是药神》、《哪吒之魔童降世》、《战狼2》和《抓娃娃》等影片,都是在这一档期中横空出世,令观众耳目一新。
然而,尽管今年的暑期档依然有多个题材齐头并进,却不乏一些电影的上映让人感到失望,几部影片的惨淡票房让人无不感慨。比如,上个月的《酱园弄》便是一例,它充分体现了“大牌云集必出烂片”的不成文定律,至今无人能打破。特别是片方将原本可独立成片的内容强行拆分,导演陈可辛对此应负很大责任。
进入这个月,两部备受期待的重量级影片《恶意》和《无名之辈》的口碑同样令人失望。此类题材的电影极其依赖观众的口碑,但显然片方在提前点映时先行曝光了底牌,导致观众的兴趣大幅下降,不愿意掏钱买票。
可以说,尽管还有《侏罗纪世界》可以勉强撑起票房,尽管这一部的口碑远不及前三部,但由于这一IP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大量忠实粉丝,本周获得5亿美元的票房也显得颇为轻松。
展开剩余71%不过,令人关注的是,一部名为《最后防线》的电影在昨日悄然上映,却几乎没有引起任何水花。让我们先来看看它的票房表现。
该影片在首日的票房仅为8990元,片方所得分账仅为3297元,这样的收入甚至连剧组演员一天的基本支出都难以覆盖。事实上,首日的排片仅限于6场,平均每场观众人数仅有34人。到了第二天,排片更是骤降至仅剩2场,显然连电影院方面都对它不抱期望。
令人不禁发笑的是,小编合理怀疑,这206名观众中或许很大一部分是片方自己人的陪同观影。
那么,《最后防线》传达了怎样的故事,为什么观众对其如此冷淡,影院也不愿意继续排片呢?
这部高伟宁执导的影片,主演为栾蕾英和肖宗灵,是一部基于真实案例改编的检察工作题材,意图蕴含浓厚的正能量,展现主旋律主题。尽管过去该导演所执导的影片多为冷门题材,并且口碑并不理想,比如2019年的《我怕来不及》评分仅为2.6分,但主旋律题材,特别是与真实案例相关的现实题材,在几年前依然广受欢迎。
然而,近年来,主旋律题材的吸引力却有所减弱。随着观众走进影院的成本逐渐攀升,电影票价也水涨船高,若没有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偏向说教的内容便难以打动观众。
此外,影片的剧组和主创团队也显得实力不足,没有任何知名演员的加盟,使得影片在发布初期就遭遇了影院的冷遇,迅速被弃置。小编有时也感到困惑,明明这样的题材可以改编成短剧,何不采用更轻松、风险更小的形式,而强行进入院线呢?
如今,影片所获得的8000多元票房,经过影院的分成,流入到片方的资金更是寥寥无几。这无疑让《最后防线》成为本周最惨烈的电影,成为主旋律电影领域中最大的“惨案”。愿这206名观众中还有几位是愿意为电影鼓掌的观众,还是说,大家更喜欢看大恐龙的刺激呢?
发布于: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