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被平仓 网红厨师,打起来了_隋坡_公司_隋卞

发布日期:2025-07-01 22:19    点击次数:57

杠杆被平仓 网红厨师,打起来了_隋坡_公司_隋卞

隋坡复出杠杆被平仓,旧账未了

2025年5月1日,网红厨师隋坡重返餐饮探店领域,发出了那句久违的标志性口号:“隋坡一探,真假立现。”然而,曾经风靡一时的“隋卞”身份此时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语气中透着不适应与微妙的变化。

自2022年1月起,隋坡凭借着“希尔顿、洲际酒店行政总厨”“师承国宴大师郑秀生”等高含金量的头衔,以“特厨隋卞”的身份开启了自己的探店之路。在传统的餐饮探店视频创作中,他与众不同,细致入微地从菜品的色香味形、烹饪手法、食材处理、火候掌控等多方面进行点评,同时提供专业的消费建议。凭借其深厚的专业背景和独到的分析视角,隋坡迅速积累了大量粉丝,短短时间内粉丝数量飙升至百万级别。

随后的三年里,隋坡不断扩展自己的内容创作领域,除了“特厨隋卞”这一账号外,他还开设了“隋卞做”和“隋卞买”等平台账号,分别专注于教授烹饪技巧、复刻名店菜肴、挑选食材和调味料等内容,继续保持高频率更新和互动。

然而,到了2024年12月,“特厨隋卞”账号的更新突然骤降,进入2025年后更是彻底停更。直到今年3月,隋坡的团队成员首次出镜,确认了与隋坡的合作关系已经到期。

隋坡的复出无疑引发了粉丝的热烈关注和支持,然而这场复出并非毫无波澜。前MCN公司立刻发表声明,公开指责隋坡在合约期内多次违约,尤其是在合约期满后,他不仅违反了竞业限制条款,还私自开启了新的事业。此言论迅速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许多人开始联想起类似“李子柒”和“小慧君”事件的种种纷争。

展开剩余73%

截至5月25日,隋坡的新账号“特厨隋坡”在抖音的粉丝数已飙升至226.1万,迅速占领了市场的焦点。而MCN公司掌控的“特厨隋卞”账号的粉丝数则从最初的294万急剧下跌至270.5万,B站的粉丝也降至115.7万。

分手后的“口水战”

此次“分手”后,隋坡与前MCN公司之间的争执愈发激烈。从5月1日起,隋坡突然出现在新账号中,以与以前相似的风格发布餐饮探店视频,令大量忠实粉丝为之兴奋,账号粉丝数迅速激增。然而,MCN公司却在5月16日和18日相继发布了公开声明,指责隋坡违反合约,尤其是在合约期满后,他与第三方合作,发布侵权视频,并借此引发了恶性舆论。

MCN公司指责隋坡在签署的“独家经纪合同”中违反了排他性条款,并未经同意参与了其他商业活动。公司还透露,隋坡在合约期内曾多次未完成原定的任务——每月不少于16条探店视频的拍摄任务,而这些内容往往都由隋坡一人独立完成,承担了编导、摄像、剪辑等所有制作工作。

面对这些指责,隋坡方面则通过其助理“小李”发布了回应。隋坡方强烈否认MCN公司提出的指控,并表示这些只是对其的恶意攻击。他强调,自己才是“特厨隋卞”账号的灵魂人物,表示自己承担了几乎所有的制作工作,并自信地认为这也是其成功的关键。

竞业限制条款的争议

这一切的争议根源,不仅仅是双方的过往积怨,更多的则在于隋坡复出后的商业利益纠纷。数据显示,隋坡的新账号自5月初发布以来,抖音粉丝增长速度惊人,B站粉丝数也大幅提升。而相较之下,MCN公司掌控的“特厨隋卞”账号的粉丝数显著下降,MCN公司迅速将其下降归咎于隋坡的违规行为。

MCN公司指出,双方合同中确实包含了竞业限制条款,明确规定合约期满后的某段时间内,隋坡不得从事类似的业务。公司强调,隋坡带走了原团队成员“小李”,并继续发布相关内容,违反了竞业限制条款。对此,隋坡的团队没有给出正面回应,只是表示MCN公司无权干涉其个人行为。

关于竞业限制条款的效力,律师吴昕栋指出,尽管竞业限制条款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被法院判定为无效,但通常在网红与MCN公司之间的合同中,竞业限制是为了保护MCN公司免受流量风险。然而,若该条款未约定经济补偿或限制过于严苛,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500元分成”的行业困境

这场争端的焦点还涉及到了网红与MCN公司之间的经济利益纠纷。根据一名网络博主的透露,隋坡与MCN公司合作时,他的商业分成仅为500元,这一消息引发了极大的舆论反响,隋坡也因此被戏称为“隋五百”。隋坡在最新一期探店节目中也曾自嘲地回应这一事件,表示“500元其实也不少”。

然而,MCN公司两次公开驳斥这一说法,称隋坡方通过公关手段传播虚假消息,试图误导公众。至于实际的分成情况,MCN公司并未透露更多细节。而在舆论纷扰中,隋坡本人则未就此事做出进一步回应。

行业的瓶颈与未来

网红与MCN公司之间的纠纷并非个例。2021年,网红李子柒与微念公司因“品牌收益分成”问题诉讼,最终以和解收场;2020年的“小慧君”事件同样因为“解约”问题闹得沸沸扬扬。这些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是网红经济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行业发展瓶颈。

根据克劳锐发布的报告,2024年国内MCN机构的注册数量超过26200家,但增速明显放缓。其中,约三成MCN公司仍能保持盈利,而多数公司面临着现金流和商业模式无法持续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许多公司处于困境,无法顺利实现盈利增长。

分析人士指出,网红经济行业目前仍处于“野蛮生长”阶段,MCN公司与网红之间的契约精神尚未得到充分建立,导致双方在合同履行和利益分配上的矛盾时有发生。未来,MCN公司或许需要通过调整自身与网红的合作模式,加强资源整合,并注重长远的共生关系,而不是单纯依靠流量带货等短期利益。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问题的不断暴露杠杆被平仓,如何建立一个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网红经济生态,或许是所有从业者共同面对的挑战。

发布于: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