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再次向台湾提供了40多辆坦克,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许多人愤怒地表示:“美国又在玩火!”然而股票配资去哪里找,事情的真相可能远超预期。让你意外的是,阻碍解放军收复台湾的最大障碍,并非遥远的美国,也不是那些只会喊口号的“台独”分子,而是台湾仅110公里之遥、一直喊着“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邻国——日本。
是不是觉得有些出乎意料?别急,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为什么这个曾经殖民台湾长达50年的国家,至今仍在台海地区有着深刻的影响,其实才是中国统一之路上最危险、最阴险的“拦路虎”。
近年来,日本大力扩军,军费不断创新高。2024年,日本《防卫白皮书》明确指出,“台湾局势直接关系日本的安全”,而且岸田政府还扬言将在东海部署超过千枚远程导弹,这一切背后隐藏着一个不争的事实:日本离台湾实在是太近了。
展开剩余80%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日本最西端的与那国岛与台湾花莲的直线距离仅有110公里,在天气晴好的时候,二者之间甚至可以相互看见。假如解放军开始行动,日本的自卫队战机只需10分钟就能抵达战场。相较之下,美国的关岛基地距离台海有2700公里,若要从美国本土出发,更是远在万里之外。五角大楼的内部推演早就证实了:如果台海发生冲突,美军主力根本来不及支援。因此,日本才敢放出狠话,他们押注的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理优势。
更为关键的是,近年来,日本早已将台湾视作自己的“防波堤”。他们把宫古岛、石垣岛等离岛加强军事防御,2024年日本就新增了反舰导弹和雷达部队,目的并非真的是为了防范台湾,而是为了防止中国突破第一岛链。美国可以从远方支持,但日本则站在了悬崖边,一旦台湾归属中国,他们将面对的是中国的枪口直指自己的家门口。因此,他们拼命加强军备,甚至比台湾当局还要急迫。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日本如此执着于台湾?答案其实与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依赖息息相关。作为资源贫乏的国家,日本的90%石油和60%粮食依赖海上运输,而所有经过东南亚和中东到达日本的航船都必须通过台湾海峡。
2024年,日本经济产业省的一份内部报告透露,如果台湾海峡完全由中国控制,日本的海上生命线将被紧紧扼住。更为严峻的是,像三菱、丰田这样的日本巨头,他们的汽车、芯片等产品想要顺利出口到欧美市场,也得经过这一重要的航道。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通过台湾海峡运输的日本货物总值已超过2100亿美元。尤其是在台积电熊本工厂建成后,每天往日本运输的晶圆货船几乎不断航。对此,日本海上保安厅的负责人也忍不住公开表示:“航行自由关乎国家存亡。”
除此之外,日本的政治算盘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美国在亚洲的首要盟友,日本对台湾的支持不仅仅是经济利益问题,还涉及到与美国的战略合作。日本在反华问题上越是激烈,美国给予的支持就越多,比如对日本扩军的默许,以及松绑武器出口政策。2024年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岸田政府立即加购百架F-35战机,声称是为了“加强西南防御”,然而日本自卫队的高层人员则私下透露,实际目的就是为了应对台海冲突的风险。
对于日本而言,台湾既是经济利益的保障,又是对美国投名状的关键。在没有台湾的情况下,日本的经济或将面临生死存亡,而依靠台湾,则能够让日本在全球战略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说到日本为何如此执着于台湾,其实是与历史纠葛有关。自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以来,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才失去对台湾的控制。50年的殖民统治中,日本推行了皇民化教育,强征慰安妇,甚至掠夺台湾的樟脑矿产。至今,台湾的许多建筑物和设施都带有日本的痕迹——台北的“总统府”曾是日本总督府,花莲火车站仍悬挂着日式匾额,而台当局的监察院长陈菊也曾公开表示,她小时候学习日语,长大后才意识到其背后的历史背景。
更让人气愤的是,政治渗透问题也一直没有停歇。2024年台湾地区选举临近,赖清德、侯友宜等台湾政界人物纷纷访问东京,与日本政客频繁互动,显然是为了拉拢日本的支持。而日本的政界也没有停止对“台独”的支持,他们长期暗中支持“日本李登辉之友会”,该组织在日本每年获得数亿日元经费,用于所谓的“文化交流”。
在民意层面,台当局对日本的亲近程度令人震惊。根据2024年台湾民意调查,台湾民众对日本的好感度达到了68%,比美国还高出12个百分点。岛内的亲日情绪甚至在一些政界人物中得到公开表达,比如民进党高层人员常常称“感谢日本的帮助”,这显示了日本在台湾内部的深厚影响力。
与美国的“明抢”不同,日本则是在“暗偷”,通过50年的殖民影响,在台湾某些人的骨髓中刻下了亲日的DNA。
总而言之,尽管美国向台湾提供坦克等军事支持,但其作用有限,真正能够在背后操控局势、并且具有强大动机和能力阻挠台湾统一的,正是那个有着深刻殖民历史、至今依然对台湾念念不忘的日本。然而,关键的一点是,台湾始终是中国的领土,而非美日角力的场所。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吴谦早已明确表示股票配资去哪里找,中国军队完全有能力应对外部干预的挑战。台湾收复的最终时刻,某些邻国最好记住——中国的历史账,永远不会被遗忘。
发布于:天津市